当前位置 > >

 一年之前,我助你圆梦,却从没见过你;

  一年之后,你我首次会面,一起见证了天舟一号的发射。

  4月20日19时41分,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,我国首艘货运飞船——天舟一号发射取得圆满成功,铸就了中国航天史上又一个里程碑。

  有意思的是,发射前4个小时,在天舟一号航天器总装测试厂房工作间里,负责货运总装设计、精度测量工作的副主任设计师韩彬,与一年前资助过的云南山区小女孩“奇遇”。这次“奇遇”,给发射指挥现场紧张的气氛里注入了一抹温情的亮色,留下了一段航天佳话。

  这个故事的主角韩彬,是土生土长的茶陵人。戴着设计师头衔的韩彬,年纪不大,个性有点潮。

  4月25日,记者与他连线时,他已返回北京上班,与分别2个多月的家人团聚。

  飞天梦想:“天舟”三剑客发力,6年踏出一条航天数字化之路

  说起韩彬上班的单位——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,大家对此可能有点陌生。

  提到钱学森,该院第一任院长,大家一定耳熟能详。我们所熟悉的比如东方红系列卫星、神舟系列飞船等,都是这个单位研制并发射的。该院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7人,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2人,俄罗斯宇航科学院院士8人,高级专业技术人才4100多名。

  “我只是这个科研团队的一小萝卜头。”对这句话,韩彬跟记者强调了好几遍。实际上,这个“小萝卜头”还真是有点茶陵人的“牛劲”。

  6年前,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发射后,他第一个踏进飞船回收舱。

  6年来,从方案设计、初样研制到正样出厂,他是团队里见证天舟一号从无到有的设计师中的一位。

  天舟一号成功飞天,他的名字便在央视网一篇关于天舟一号“三剑客”的报道中出现了。报道称,韩彬和另外两位同样年轻的80后郭军辉、贾东永组成的三人组,用6年时间踏出了一条航天数字化之路。

  报道对韩彬充满了赞誉之词:他有着神舟八号的相关研制经验,在货运飞船的研制工作中提出了“敏捷工装”概念, 设计了14套敏捷工装,提高了总装过程的安全性和高效性;他设计的模块化精度测量方案、制定的19项精测验证试验,获取了300多组精测实测数据,解决了货运飞船大承载、舱体质心变化大、地面工装干扰、载荷不确定等因素带来的精度变化问题;他制定的精测、检漏技术标准已成为货运飞船系统的标准规范。

  报道中,架着眼镜的韩彬在厂房里有一张面带微笑、帽子反戴的照片,引发一些网友的诙谐评论:“严谨的航天设计师工作时也耍了一把酷!”

  回到北京的韩彬笑着纠正:“这不是耍酷。戴帽子是为了杜绝头发头屑等多余物影响环境,反戴则是避免我们靠近航天器时帽檐磕碰舱体及设配。”

  爱心之旅:与同事认领2000份微心愿,跟资助对象见证历史

  “我想要一套佤族服装。”写下这个心愿的女孩叫田忠英,时间是一年前。

  那时,她还是云南省临沧市沧源县勐省镇芒阳小学的一名学生。喜欢舞蹈的小女孩,家里穷得买不起一套漂亮的佤族服。

  “看到后,我就决定帮她实现这个心愿了。”韩彬说,因为单位相对有些特殊,平时和外界联系少,有公益活动进来,同事们参与的积极性都很高。韩彬和同事一起,认领了2000多名云南山区贫困小孩的心愿。

  对韩彬的决定,家人特别支持。5岁的女儿思思跟着妈妈跑到商店,精心挑选了一套漂亮的佤族服寄出去。不久,韩彬收到田忠英的感谢信:“亲爱的韩叔叔,我非常热爱舞蹈,舞蹈已经成了我生命中的一部分,有了这套服装我就可以上舞台表演了!”

  这样的好事,做了就忘了,韩彬根本没想到有机会与田忠英会面,更别说是一年后天舟一号发射的紧要关头。

  4月20日下午3点,正处于紧张待命状态的韩彬接到开会通知。进了会场后,工作人员把一位皮肤黝黑的小女孩带到了他面前,她就是田忠英。得知眼前这位大个子就是去年送她舞蹈服的爱心叔叔时,田忠英激动地掩面而泣。

  原来,共青团中央发起“寻梦天舟,探索太空”公益活动,从全国范围挑选10名山区中小学生来到这里,开展微心愿圆梦后续工作。田忠英幸运成为其中之一,而韩彬也恰好在发射基地。

  “我们来一张!”在发射基地,爱心叔叔与山区女孩头挨头、肩并肩,开心地玩起自拍。随后,双方共同见证了天舟一号的发射盛况。

  田忠英激动地留言:“见到了资助我的韩叔叔,我一定会好好学习,长大之后成为像叔叔一样对祖国有贡献的人!”

  家国情怀:过年都在执行任务,总算赶在女儿生日前回家

  1981年,韩彬出生于茶陵县城一个普通工薪家庭。

  父亲韩牛珠曾在茶陵县汽车站工作,母亲罗青牙是茶陵县中医院的医生,现在都已退休。在他上面,还有一个哥哥。1996年,他进入茶陵一中高295班读书。

  “平常话不多,爱钻研。”在高中同学彭捷记忆中,韩彬性格有点内向,遇到学习难题却从不会退缩,大家对他成为一名优秀的科研工作者一点都不奇怪。

  韩彬有静的一面,也有动的一面。高中时,与他一起踢过足球的同学说,韩彬很讲究团队合作,在一个科研团队里很快找准自己的位置,并发挥关键作用,他们对此自豪。

  第一次高考,他成绩虽然不错,却没考中理想学校。于是,复读一年,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交通大学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本科专业,后在该校读研究生。

  毕业后,他成了科研工作者,在北京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。妻子是北京交通大学的学妹,也是茶陵人,女儿快满6岁了。

  别人眼中的好同学、妻子心里的好丈夫,韩彬心中却有一丝内疚:“因为工作特殊,对亲人有些亏欠,但父母和家人都理解,也很支持。”上一次,与父母、哥哥一起拍张全家福,还是5年前的事情。

  为了确保天舟一号顺利飞天,他过年都在执行任务。从2月11日进驻海南文昌发射基地,他已有2个多月没有见到妻子和女儿。

  期间,妻子告诉他,女儿每天回家时,都会守在他的车位旁边,期待爸爸早点回家开车出去玩。有一次,女儿看到一个相似的男子,高兴地跑过去连声叫爸爸,才发现认错人了。

  电话里,韩彬承诺在5月6日女儿生日那一天,一定回家。这一次,他做到了,还带了一个天舟一号模型、一个海螺给女儿做礼物,在发射基地工作时挂在胸前的牌子也成了孩子的收藏品。

  回到北京之后,韩彬珍惜与家人在一起的每一分钟。 “女儿要读小学了,希望有时间把这个事处理一下。”为了中国的飞天梦,他一次又一次地把私事抛于脑后。

  天舟一号任务结束了,什么时候回茶陵探亲?“没时间了, 有新的任务。”韩彬说。而对于什么任务,他说保密:“我们的工作都是做完了才能说的。”


  • Copyright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茶陵筋斗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
  • 入云端 | 商务端 | 祥云端 | 网游端
  • 中国云CHCI系统